本文寫於2010/08/24  修改於2014/06/02

這是分別指張鏡影先生遺稿中的「五禽戲心法」以及郭廷獻先生在《華佗五禽之戲圖解》的行功要點。

l  張鏡影先生的「五禽戲心法」

在現有最早文字記錄本套五禽戲的《健康長壽修行法》中並無此心法的記載,到熊岫雲的《武藝拾錦》始見,並以(張公鏡影五禽之戲綱要遺稿)作為附錄之名;然在郭廷獻先生《華陀五禽之戲圖解》一書並未收錄。

五禽戲心法為四句文:「虛其心、實其腹。強其筋、弱其骨」,每一句後以四個字闡釋,前兩個字是動作形態的特點,後兩個字是動作狀態的體現:

虛其心 - 張、升、陽、虛

實其腹 - 歙、降、陰、實

強其筋 - 暢、貫、注、強

弱其骨 - 活、靈、柔、弱

每一禽戲,具此心法,目光注處,輪暈斂日,以意導氣,充滿玉壺。久行不懈,神完氣足,返老還童,壽比彭祖。

一、丹道修練之說的「虛心、實腹」

「虛其心、實其腹、強其筋、弱其骨」其實引自老子的「虛其心、實其腹、弱其志、強其骨」,這一句話被後世的丹道家視為是修鍊上的重要「法訣」。

所謂「虛其心,實其腹」也就是「虛心降氣,抽坎填離,意守丹田,長養聖胎」的意思,因此而發展出結合了易理和醫理,以身心為爐鼎的調息煉炁方法。果能如此,則可藉由體內之「定火」來熔鑄生命之「元精」化為「元氣」,以助長「元神」,由後天返先天,謂之「乾坤定位,各正性命」。

實際的鍊養方法即是以「存想」、「守竅」來配合「呼吸」,首先經由「虛心降氣」、「意守丹田」來啟動「元精」,通過「練精化氣(元氣)」、「練氣化神(元神)」,「練神還虛」、「練虛合道」等步驟來「運轉河車」;以達「三花(精、氣、神)聚頂」、「五氣朝元」、「元嬰出現」的境界;最關鍵因素即是那「定火」的產生。[1]

心的「真定」來自於「無欲、無我」,人能「無欲、無我」,則此時運作於呼吸的就是「炁」而非「氣」;這樣的「炁」,才具練養之功。老子的「虛其心」、「弱其志」即是「無欲、無我」,自然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轉呼吸之「氣」為「炁」的效果;至於「實其腹」、「強其骨」,只要呼吸得法,則是「炁」施之於身後所必然會產生的一種自然結果。

二、緩節柔筋心和調

我素不喜崇華飾、弄玄虛,其實把丹道家那些近似虛玄之言還原到較素樸之說應更能易懂。黃帝內經《靈樞•官能篇》:「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,可使導引行氣」詞簡意賅,作為心法的詮釋是十分恰當的。

導引本是「搖筋骨、動肢節」,其作用即是「緩節柔筋」;相較於肌肉張力的重力訓練,導引是訴求肌肉群的伸展與放鬆(張與弛),也正因如此方能使肢體各關節得以舒活靈轉,這就是「強筋弱骨」。

在傳統養生觀裡,心的調服是關鍵元素,甚或是一種信念;譬若五勞七傷,是指作息的不正常對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腎造成的損傷,七情則是指「一曰大飽傷脾;二曰大怒氣逆傷肝;三曰強力舉重,久坐濕地傷腎;四曰形寒,寒飲傷肺;五曰憂愁思慮傷心;六曰風雨寒暑傷形;七曰大恐懼不節傷志。」這些勞與傷有些是外在引起,有些則是內在積累,但都與心的活動密切關聯,是以,無論練氣養形乃或漢醫治病,皆主生活中要「致中和」,心神要越少被欲牽動越好;此即,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!

引宋末丹道大家李道存《中和集》的話:「....只此「中」字便是也。中,念頭不起處便是中」;而所謂「念頭不起」實是「虛心」的內涵,也是所謂「心和調」之可能的途徑。

綜觀之,張鏡影先生的五禽戲心法所提示的,是導引動作在形體上強調(張與弛),作用是「緩節柔筋」,而引領導引動作的心神則應念頭不起的「心和調」。

 

l  郭廷獻先生《華佗五禽之戲圖解》的行功要點

標示紅字是個人的補注以及增列的說明

1.  行功過程中,要依靠肢體的屈伸、俯仰、扭動、擠壓來帶動呼吸。旋肩轉臂的動作,要以自感柔和圓滿適度為宜,不要用力過大過猛。

A.行功時的呼吸,一如任何運動時的呼吸,是呼吸配合動作的形態和速度,動作緩,則呼與吸均應綿長。 B.連續動作中的呼吸不可能完全以某一類的呼吸方式一貫,譬若腹式呼吸;而是胸、腹式呼吸皆用。 C.連續動作的長度與速度不可能一成不變,所以呼吸也不可能完全一式一呼吸,而可以小換氣的方式配合動作,此若歌唱時的長音換氣。 D.導引動作中的轉換也是呼吸的轉換之處,吸氣自然,但呼氣卻是一種訓練;此往往是動作鬆放之時,故動作宜緩,呼氣宜細勻而長

2.全身肌肉放鬆,動作交替,要虛實分明,連貫自然,下蹲時,兩大蹆根要向內靠,使小腹受到擠壓。

五禽戲裡多數的蹲動皆關涉臟腑的按摩,譬若金雞孵蛋一戲裡的熊蹲左、右抱,或是在左、右璇鹿奔後的蹲動,動作要旨是兩胯相合以使腹部受到壓力而達到按摩臟腑之效。

3.兩手翻掌動作時,須收腹、拔背縮肩,同時身體要相應柔動、互相配合,使全身肌肉都在鬆動。

4.雙手劃圈時,手指順序微曲,舉臂上升時,手臂要盡力引伸,兩腿相應挺直。精神集中,目光隨手轉動。轉體時要以尾閭為動點,微收小腹。

對於舉臂上升時,手臂要盡力引伸,個人有不同的體認,我覺得上身的伸展在於腰身而非手臂,故手臂不宜作為伸展力的主導。譬如丹鳳朝陽一戲裡的猿臂左、右舉等,應以身腰伸展,手臂輔之。

5.揉頸時,要放鬆頸部的肌肉、配合肩、腰、腹等的舒展慢慢運行,動作不可太快。

6.身體重心的掌握,決定於腿髖的上下屈伸及臀部的移動,腰部搖動幅度要小,以免被扭傷。

7.身體的前俯後仰,要以尾閭為定點,不可用腰部力量運行,以免腰脊受傷。

8.引體上升時,腳跟下沉,小腹內收,舉右手時沉左腳跟、舉左手沉右腳跟,下降時,鬆開小腹,足掌下沉。

9.雙腳前後左右交換位置時,方位要準確;步法要穩健連貫敏捷。作轉身、屈伸、劃圈等動作時,要配合腰、胯、腹的協調揉動。

10.婦女載孕育期及月經期,由於生理上的變化,行功時以平順自然之動作為主。

11.堅定信心,持之以恆,遵守形、法、功、解的行功階梯、循序漸進,認真研習,定能成功。若見異思遷,隨便亂換功法式練,必難收效。

12.把練功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,經常鍛鍊。行功時間的長短及次數、應根據個人體質、病情和練功進度而定,不必強求一律,總以天天都練為主。

13.即學即練、練中亦學。要細心體會、力求進步。不要老停留在某一個階段而自滿。

14.導引動作在緩節柔筋,故動作宜張、弛相調,每一動作的伸展與放鬆皆應分明;在體認上要明白,伸展是手段,放鬆才是目的。

15.張鏡影先生原傳的版本本是連續動作並無功架名稱,郭廷獻先生後來為了教學之便加上去的;這有好處亦有限制之處。功架名稱譬若在連續動作上做出轉換的切割,這種轉換必然影響到行功時的動作體現;比如,大鵬展翅中(金雞獨立到熊運肩胯),如果當作三個動作,則有三次的轉換,但如果當作一個連續動作,則張弛間的轉換必然不同。

是以,個人建議習者,當妳已經熟悉全套功架,則要嘗試忘掉功架名稱,把分名區別的功架當做連續動作重新體會身體的張弛。

對我而言,每一戲皆有一組或多組核心動作,此核心動作可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功架組成,但對我而言卻只是一組連續動作。必如前面所舉的大鵬展翅(金雞獨立到熊運肩胯);或者孔雀開屏一戲整戲都是一組核心的連續動作。

五禽戲全套演練(正、側面合輯)

 

  

 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